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培训>>学习动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体会

来源:甘州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01-12 14:40:59    浏览:0 分享

作者:蒋新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重要著作出版以来,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第一卷、第二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其他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贯通起来学习,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即日起,“张掖纪检监察网”推出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系列,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体会。今天为您推送的是由张掖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蒋新民撰写的心得体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体会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深切体会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下最大力气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处处体现着 “民生观”,处处流露着对人民的挚爱,也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特征。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我们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标准里,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交由人民来检验。

近年来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四风”问题收敛,营商环境和社会风气都有极大改善。民心所望,既是成就,也是期待。我们要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心这一最大的政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守职责定位,为落实中央惠民利民决策部署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确保政令畅通。纪委监委是党的政治机关,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自觉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思考、谋划、推进工作,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根本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扶贫攻坚、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福祉的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好监督这一首要职责、基本职责,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惠及千家万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紧扣首要职责、基本职责,把监督挺在前面,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遵守党章党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盯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着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政令畅通,全党步调一致。

二要下沉工作重心,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厚植执政之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斗争,说到底是赢得党心民心的问题。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虽然大多涉案金额小、干部层级低,但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必须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下决心整治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加大在征地拆迁、教育医疗、扫黑除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违纪违法案件的惩处力度,让腐败和作风问题在人民的监督下无处遁形。

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使问题发现在一线、化解在源头,赢得群众信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切实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履职能力,确保一级管好一级的事,不推诿问题、不上交难题。当前,由于一些乡镇纪检监察力量薄弱、履职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致使“小问题”拖大,“越级访”层出不穷。我们要切实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乡镇纪委“五统一”(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考核待遇、统一硬件设备、统一经费保障、统一工作标准)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五个必”(必访、必谈、必讲、必核、必查)工作法,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打牢桩基。同时,让群众也真正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切实扭转群众“信上不信下”的被动局面。

四要强化“监督的再监督”,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形成监督合力。形成监督合力才能增强监督实效,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既涉及纵向的市县乡党委政府,也涉及到横向的各职能部门,仅靠纪检监察机关一家解决不好、也解决不了。我们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两项职能,在履行好监督责任的同时,通过“监督的再监督”,充分释放纪检监察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和辐射力。一方面,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认真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防止监督责任代替主体责任,出现职能泛化、职责发散、越俎代庖等问题,做到督促不包揽、推动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另一方面,注重增强协作配合意识,准确厘清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职责边界,充分把握两者都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不搞单兵突进、单打独斗,着力防止出现缺位、失位的问题,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作者系张掖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蒋新民)